|
龍臥韶山,鳳隱蠡水。這則預言詩是由一位在公元2000年坐化的高人留下的。 該預言詩的內容爲: “百年一龙,百年一凤。龍臥韶山,鳳隱蠡水。姓吞天下,名涉君王。志学之时,天兆淬志。必主神州,威震万世。” “鳳隱蠡水”中的“蠡水”並非指實際存在的地名或河流,而是形容詞,描述水半包圍著陸地的樣子,可引申爲在很多水的地方。那麽,哪幾個省水域很多呢?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具有千湖之稱的湖北。這又與“吳楚依然有帝王”,“應在江東”,“三個水的地方”等預言遙相呼應了。 以下是關于“蠡水”的更詳細解釋: 蠡字的含義:蠡(li三聲)字從彖,從雙蟲,本意指豬嘴上吻部大于下吻部成半包圍的形狀,引申爲被水半包圍的地方。因此,“蠡水”並非名詞,而是形容多面臨水邊的樣子。 與“韶山”的對應關系:“韶山”與“蠡水”在谶語中應是並列排比關系。韶山形容美好之山,而蠡水則形容水半包圍陸地的樣子。 綜上所述,“鳳隱蠡水”這一谶語中的“蠡水”,並非指具體的地名或河流,而是用形容詞來描述一種地理特征。 預言中的“龍臥韶山”指的是龍在韶山“休息”,“鳳隱蠡水”則是指鳳凰隱藏在蠡水之中。 預言中還提到“姓吞天下,名涉君王”,吞天下就是能把天下包圍,這只要一個大圈就能做到,其意就是大圈周長。名涉君王,看看當今君王的名字就知道了。 附:鳳又是誰(芬妮是誰) 相傳水仙原是一個美男子,後來因在清水池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愛上了自己,便死心塌地不理會傾心于她的少女,最後化作清逸冷傲的花兒水仙。這便是水仙自戀的故事。 她說:我沒有自戀但是我卻喜歡自己。于是她把自己美化成另一個女孩的名字:芬妮。旁人都說這是一個奇怪的名字,她不以爲然。 芬妮的朋友很多,大多是心靈相知的。縱使友人遠在海角天涯也有傳送友情的密碼,縱使千山萬水之後,還有九九川流,也能聽到歌聲從愁人的海面上飄來;縱使…… 芬妮很善良,善良得近乎軟弱,她不願傷害任何一個生靈,而她總是受到傷害,于是她開始品嘗慢慢長夜。長夜不浪漫,流淚又流淚。 而人世間又是那麽美麗:真誠的微笑,溫情的問候,帶露的枝頭……于是自信的笑容又常常綻放在最年輕的臉上。 當所有的人開始接受她是芬妮的時候,芬妮卻獨自飄去,她的純潔,她的夢幻將使她變成不食人間煙火的淩波仙子。 她成了一个婷婷身影,在俗人眼里总是淡淡的沉默的,她无法逾越俗世高墙,她无法推却背负的重荷。疲惫中她不停地问:我是谁?我是谁?有人窃笑:芬妮神经病!她还是不停地问:那芬妮是誰?芬妮是誰……?? 妮 燕
答<芬妮是誰> 芬妮是江漢河岸上的一垛牡丹獨立堤岸以笑得姿態迎接著嚴冬霜雪地到來。 芬妮曾经痛苦地泣诉过:没有一个了解和理解我的人: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同床共枕的朋友。而作者经过短时的接触,凭着十六年的生活经历,就能揭掉芬妮神秘的面纱。可见作者的功力之大,这使芬妮不得不折腰與“驯服”。 芬妮很傻常常餓著肚子救人,又常常被醒來的蛇咬傷;但她怨恨一時後又開始憐愛他們了.因此,悲劇經常發生在她身上。 芬妮確實成了一具驅殼,她的一切早已交給了人類,自稱是人類的兒子,是自己的奴隸。她的喜怒哀樂也要看上帝的臉色,就連她的名字也不是指代她的符號,而是未來社會的姓名。芬妮被所有的人認識的時候會更加痛苦,因此她是多麽希望在此之前能得到理解她的人認可啊!她非常喜歡第一個把美女比著鮮花的人,非常明白瓶裏魔鬼爲什麽要懲罰第三世紀救它的漁夫,獎賞第一世紀打開瓶蓋的人。 總之,芬妮是一個苦行僧,正堅定不移地朝著珍藏真經的方向孤獨地前行。 妮 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