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從來不是捧出來的
有些人,一輩子活在別人影子裏,臨了才發現自己連影子都沒有;有些人,一生被攻擊、被诋毀、被扭曲,臨終卻依然站在人民心裏,像一座山。
毛主席就是後者。不是被捧出來的偉人,是打出來的、拼出來的、鬥出來的,是人民心頭那道真正的光。吹不出來,潑不掉。
可如今市面上,叫得最響的不是歌聲,是汙水。越是混賬東西喊得高調,越是要我們更清楚地認識:毛主席不是神,也不是偶像,是我們從壓迫與屈辱中走出來的信仰,是人民的戰鬥史書!
爲什麽今天還要說毛主席?
有人問:“都二十一世紀了,你們怎麽還在講毛澤東?”
這個問題本身,就像是問一個農民工:“你怎麽還在吃飯?”我們之所以一遍一遍地說,不是因爲懷舊,而是因爲現實還在痛著。
今天的普通人,吃得起飯了,住得起房了嗎?工資翻了幾倍,房價翻了幾輪?工作多了,休息少了,辛苦多了,保障少了。
我們說毛主席,是因爲他替我們打天下、分田地、免租賦、抓教育、建工廠、抗美援朝、搞三線、翻農村、修鐵路——不是爲了幾個精英的溫床,而是爲了多數人的出路。
他做的這些,從不是靠嘴吹出來的,而是靠命幹出來的。所以我們才說:偉人不是“叫”出來的,是鬥爭出來的,是群衆從泥裏、血裏、火裏供出來的。
小人吹不出偉人,最多吹出泡沫
今天市面上各種“名人”,一個比一個滑頭,一個比一個光鮮。但只要你真問點實事:工人下崗怎麽辦?大學生失業怎麽辦?城鄉差距怎麽辦?他們就開始玩文字遊戲了:
“結構性矛盾”“過渡期調整”“發展需要內卷”——一句實話都沒有,字字不提人民,句句不談階級,張口閉口都是“全球化、企業家精神”。
這些人說到底,是把人民當數字、把國家當市場、把曆史當包袱、把毛主席當借口——只要他們吃香喝辣了,就希望全中國都忘了毛主席、忘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好讓他們騎在你頭上,不被質問。
所以他們要說毛主席“極端”“搞鬥爭”“反智”,因爲他們怕鬥爭,怕人民醒來,怕真理落地,怕人民再一次走向街頭說出那句:“我們要翻身!”
毛澤東沒有私敵,他是敵人的敵人
毛主席有私敵嗎?他沒有。他的敵人,不是“哪個人”,而是一整套階級體系。
帝國主義不恨蔣介石,因爲他依附;不恨慈禧太後,因爲她妥協;但他們恨毛澤東,因爲毛主席說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他打爛了八國聯軍留下的羞辱鐵鎖,趕跑了日本軍國主義,頂住了美國飛機大炮,清算了官僚資本,改造了地主階級。
在毛主席的詞典裏,沒有“妥協”兩個字,只有“爲人民服務”。
他知道自己不是聖人,但他深知一個事實:不爲人民做主,就是爲敵人站台。
所以,他願意當“黑手”、當“刮骨刀”、當“造反派”,哪怕一生被曲解、被侮辱,他也從未放棄“人民”二字。
毛主席時代真的“苦”嗎?苦的,是特權
常有人說,“毛時代太苦了。”但我們必須問一句:是誰苦?
是真正的農民苦了嗎?是第一次上學的孩子苦了嗎?是第一次進工廠的農民苦了嗎?是第一次讀毛選、看新聞、知道世界的老百姓苦了嗎?
還是說,那些失去了田地的地主,那些不能隨便剝削的資本家,那些丟了“洋行合同”的買辦,那些不得不和人民坐一桌吃飯的官僚苦了?
如果毛時代的“苦”,是打破特權、打碎剝削、打通階級壁壘的過程,那這樣的“苦”,我們今天願不願再吃一次?
我們得說一句不太“禮貌”的話:今天很多人所謂的“懷念毛時代之苦”,其實是懷念那時權貴不能橫著走。
毛主席不是終點,是人民的開始
很多人把毛主席當作一段曆史、一個符號,甚至一種文化元素。但他們錯了。
毛主席不是終點,他是方向,是中國人民對尊嚴、對平等、對社會主義的起點!
這條路很難,所以才有千百種力量來幹擾我們:叫我們忘記階級鬥爭,叫我們崇拜富豪榜,叫我們背棄群衆路線,叫我們“放棄幻想、擁抱現實”。
可現實是什麽?現實是,在資本的世界裏,我們只是齒輪、是勞動力、是流量,不是人。
毛主席告訴我們,不是現實決定你怎麽活,而是鬥爭決定你要活成什麽樣。
所以我們紀念毛主席,不是爲了緬懷一個人,而是要再一次點燃一個信念:人民的力量,人民的鬥爭,人民的未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自己幹出來的!
不許再裝糊塗了!
有人說我們“崇拜毛澤東”,是“情緒化”、“沒文化”、“被洗腦”。
可我們知道,這正是他們的障眼法。
因爲只要一提毛主席,就必然要談人民、談土地、談工廠、談教育、談反剝削、談反特權——這些,恰恰是他們最怕你問的東西。
他們想讓我們遺忘,可我們不能裝糊塗。一旦人民集體裝糊塗,那可就真的沒人救得了這個國家了。
所以我們要說:小人再多,也吹不成一個偉人。我心中的偉人,只有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