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重溫曆史悲劇 在紀念鴉片戰爭一百五十周年的日子裏,我又一次翻開這頁沈重的曆史,上面清清楚楚地記載著一百五十年前的今天,在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裏有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族英雄林則徐。 林則徐爲了國家的利益,爲了中國人民的利益,爲了維護民族的尊嚴,發起了禁煙運動,銷毀了毒害人民的鴉片,戳穿了英國資本家用鴉片來掠奪中國財富的幌子,給了那些利用無恥手段牟取暴利的帝國主義迎頭一擊。爲此,帝國主義蓄謀已久的侵華野心一觸即發,于是把軍隊開到我國的領土尋釁滋事,發動了侵略戰爭。這就是鴉片戰爭的開始。 戰爭開始時,在民族英雄林則徐率領的官兵與當地人民群衆的配合下,多次擊退敵人。但是腐敗的清朝統治者看到敵人轉攻弱地,連占幾城,就嚇慌了手腳,急忙與英軍談判,還奴顔婢膝地向英軍賠罪,說是林則徐的罪過,于是幹出了傷天害理的勾當,把林則徐撤職查辦,向帝國主義妥協投降。腐敗的清朝政府無能去抵抗侵略者,無能去建設國家,卻有能力去鎮壓自已的人民,有能力去懲辦愛國者——林則徐。他們用低劣卑鄙的手段把林則徐流放到新疆。林則徐並沒有因爲失去了官職而放棄對國家的關心,相反的愛國熱情更加強烈了,他以詩當哭:痛斥帝國主義者的強盜行徑,鞭撻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哭訴中國人民的悲慘遭遇;還勸誡人們,在民族危難的時刻,在祖國虛弱、落後的時刻,在人民受苦受難的時刻,正需要改變,正需要努力,正需要奮鬥;不要高忱無憂去過那醉生夢死的生活,要奮鬥拼搏。 清朝政府查辦林則徐後,侵略者就更大膽地闖進中國,橫沖直撞地進行殘暴的肆虐行爲,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義憤。于是,人民組織起來反抗外國侵略者,並打得敵人狼狽退出了虎門。可是,反動的清朝政府提出“防民甚于防寇”的口號。接受侵略軍的求救和“狀紙”,反過來處罰抗戰的人民,給侵略者長志。所以,侵略軍在打贏“官司”後,就更猖狂了,他們到處殺戮我國人民,大肆掠奪我國財富,野蠻地強奸中國婦女。盡管這樣,欺軟怕硬的清政府還向侮辱自已民族的敵人卑躬屈膝,簽定了出賣中華民族權益的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就這樣結束了。 這樣結束的戰爭,不但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相反擴大了帝國主義在華的侵略權利,准確地向他們發射了一顆可以侵略的信號彈。從此以後,幾乎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都相繼侵略中國,使中國民衆既受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淩辱,又遭受本國封建主義的統治和愚弄;既在政治上受歧視,又在經濟上受剝削,既在精神上受摧殘,又在肉體上受折磨,蒙受種種奇恥大辱。所受的苦難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人們只好畫了一幅這樣的漫畫:一個中國農民,瘦得可憐,背著一個幾乎比他大十倍的背簍,壓得彎下腰來,艱難地挪動著腳步,時刻都有被壓死的危險,背簍裏裝的稅、費、雜項堆得很高,上面站著一個拿皮鞭的地主和一個拿槍的洋人。當時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景吧!總之,腐敗無能的統治階級鑒訂的不平等條約結束的鴉片戰爭給中華民族和中國 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把一個封建社會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既舊又破的中國。這就是清政府對外妥協和投降,對內鎮壓和歧視結束的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曆史悲劇。 二、悲劇爲什麽會發生 今天,我們紀念這個值得紀念的戰爭——鴉片戰爭,重溫民族悲劇,就要研究和知道爲什麽這樣的戰爭會在中國發生,爲什麽幾乎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爲什麽中華民族會受到這樣的奇恥大辱;爲什麽在中國這段曆史上會演出如此巨大的悲劇。 這到底是爲什麽?原因究竟在哪裏? 是不是因爲中國是塊大肥肉?是不是僅僅是中國的技術落後,經濟貧窮?不。不完全是因爲這些“客觀”原因,而是因爲有以下幾種“主觀”——人的原因:中國有腐朽的、無能的、反人民的統治者;中國在帝國主義者的眼裏是“東亞病夫”,中國國民素質差、精神貧窮,思想落後。 爲什麽說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原因不在于中國只是塊大肥肉呢?因爲資本帝國主義的特點是唯利是圖,欺軟怕硬,那怕是塊小瘦肉,只要他認爲能夠得到,就會立即采取行動;但如果他無法得到,那怕是再大再肥的肉,他也只能幹瞪眼,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倘若我們中國人不讓帝國主義強盜得到這塊肥肉,國民都如凶猛的老虎看守著它,這些強盜還敢來奪嗎?這些豺狼還敢來吃嗎?所以他們不是看到肉肥才來,而是看到了中國當時不是凶猛的老虎,所以說他們侵略中國的原因不在于肥肉瘦肉的問題,而在于腐朽的統治者和愚弱的國民爲他們的侵略創造了有利條件。 爲什麽說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原因不只是中國的技術落後、經濟貧窮呢?如果說僅僅是經濟的貧窮、技術的落後,而國家安定、政治穩定,國民不是“東亞病夫”,怕死的帝國主義者是不敢冒險侵略的。如果當時政府發動全民皆兵、號召人民個個奮勇抗擊,都像在毛主席教育和領導下的群衆那樣對一切資本帝國主義者都有無比憤恨,連三歲的小孩也拿起紅纓槍刺向帝國主義者,那麽,他們敢冒險侵略嗎?如果當時國民素質高,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敵人的花招,識破敵人的陰謀,能夠智鬥他們,帝國主義也不敢輕易地侵略中國,所以說帝國主義侵略中國 的主要原因也不僅僅是經濟貧窮、技術落後。就算是這個原因,那也是由于腐敗的反人民的統治階級所造成的。爲什麽呢? 因爲明清朝代出現了明顯腐朽的統治階級,制定了極端落後的政治制度,使整個統治階級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貪汙受賄成風,亂殺文人,異議者;只有官爺們痛罵和打殺庶民的權利,沒有小民們擡頭的資格。這些落後的封建制度和高壓政策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生産力的發展,大大削弱了國民經濟,導致了技術落後和經濟貧窮,這從以下兩個方面可看出:一方面,使那些受壓迫的農民紛紛起來反抗,造成內耗;別一方面,使那些守舊怕事或怕死的群衆更加麻木和愚蠢,形成了“東亞病夫”,不敢創新或不願創新,導致了技術落後。能不能把責任都推到統治階級的身上呢?也不能。 我們要一分爲二的看問題,要更多更深地想一想:爲什麽落後的封建制度能夠成立呢?爲什麽高壓政策有人拼命地服從呢? 這是因爲愚蠢的國民太多,奴才太多。如:早年商鞅爲了擡高群衆地位,增加群衆的自主權,把他們當人看,決定實行新法。可是群衆不敢按新法去做,于是統治者就下令:誰若移走一根木頭,就有重獎,結果沒人去移,最後又把賞金加了五倍。這才有個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移走了,結果得了重賞,群衆這樣才相信了頒的新法。他們開始不相信新法,說明他們願意在舊制度下生活,願意做奴隸。難道這也能怪統治者立落後的制度制高壓政策愚弄群衆?難道這不能說明一些國民是十足的愚民和奴才?難道這不能說明國民願意在皮鞭下幹活嗎?再如:在鴉片戰爭開始時,清軍指揮官用燒香磕頭的迷信方法來對付敵人的大炮和戰艦。一些群衆還不知道“洋人”屬不屬于人類,以爲“洋人”是直腿怪物,只要打中他們的腿。就會倒下不再起來,等等。這些都說明了當時國民的愚昧無知。 國民的愚蠢和麻木還從農民起義的時代背景中可以看出:在同樣程度的壓迫下,農民爲什麽大多數都在受災的情況下才起義呢?爲什麽又有那麽多農民盡管受著沈重的壓迫還是不參加起義呢?如果一個明智的、有自尊心的人,無論在什麽情況下,無論所受壓迫的程度如何,他都會有強烈的反應,進行反抗和反駁,如果是個沒有自尊心的愚人,不管你怎樣對他進行欺辱,只要你不立即要他的命;他不但沒有反抗的言行,反而還會向你陪笑,完全是一副十足的奴才,是一個麻木的偶像。這些麻木的愚人,在要他們的命的時候,才有知覺能力,才會恍然大悟,于是就盲目的拼命,來挽救自己。因爲越是一無所知的愚人求生的願望越強,愚人最怕死。所以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都是逼到了極限才爆發,這叫做:“不見棺材不落淚”。這樣的起義是不可能勝利的,因爲他們是盲目的,只認爲殺死仇人,就算完成了任務,沒有一定的奮鬥目標和長遠的計劃。這是農民起義屢次失敗的主要原因。 以上這些事實證明了國民有如此嚴重的弱點,魯迅先生才幾十年如一日,拼命地尋求良方妙藥想來治好國民的頑症——愚昧和麻木;但未能實現,抱憾而去。正是因爲國民有如此嚴重的弱點,陳天華的拼命呼喚,才無濟于事,才使他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想到了用自己的死來喚起國民的蘇醒,留下了催人淚下的絕命書;可是由于當時世上木制的偶像太多,竟說他是“神經病發作”而死,可見這些愚民愚到了何等的程度呵!然而他們仍在世上得意的搖晃,這是喊啞聲音後的人們對愚民的“辱罵”。 統治階級正是抓住了國民的弱點,才大膽地用愚民政策來制服民衆;就像人了解了豬和老虎;才敢隨便地圈養和輕易地宰殺豬,而不敢隨便地招惹老虎。因爲豬愚笨,不曉得吃人,而老虎凶猛多計,且愛吃人。所以人只敢欺豬,而敢輕易欺虎,盡管虎比豬值錢。正是因爲統治者看到了國民的弱點,才大膽地貪汙受賄,奢侈腐化、爲所欲爲、形成腐敗的政治制度。而帝國主義正是看到了中國政治制度的腐敗,統治者的無能和欺軟怕硬的特點,國民又是“東亞病夫”和“支那”(意思是牲畜,日本人這樣稱),才大膽地侵略中國。倘若民衆和老虎一樣凶猛多計,不怕強暴,且愛與貪官鬥,統治者還敢愚弄民衆嗎?帝國主義敢大膽侵略嗎? 三、吸取教訓、防治悲劇再次發生 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曆史悲劇,知道了鴉片戰爭後一百多年中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這一屈辱和苦難的原因。我們就要對祖國苦難的過去刻骨銘心,就不能無視曆史留給我們的教訓和啓示,就不能不與那些腐敗沒落的現象作鬥爭,就不能不與那些妄圖重演曆史悲劇的反動派作鬥爭,就不能不與那些開曆史倒車的賣國者作鬥爭,就要記住誰當“病夫”誰就會遭到淩辱、就會挨打的血的教訓,就應該早早覺醒過來,就應該自覺地盡快地而且徹底地丟掉“東亞病夫”這個羞恥的銜頭。好好治治自己的弱點,使自己成爲一棵不怕風險、不畏強暴、鋼鐵般的“大樹”。否則,悲劇就要在我們這代人的身上重演。所以,我們必須記住只有像毛主席領導的共産黨那樣,發動群衆、團結人民、發揚奮力拼搏的精神;群衆才會複蘇,中國 才有希望,我們的民族才能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上一篇預言詩五首下一篇時代需要更新——《華夏英才文集》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