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檢察官與死囚的心靈對話》的感悟 題記:這是九十年代的《人生咨詢》雜志上發表一篇《檢察官與死囚的心靈對話》主要內容是:一個高材生(各課都名列前茅)叫李兵,卻因爲性格內向不善言語且膽小怕事,遇到了心中的女神不知所措,竊竊地求愛(不會表達)遭到拒絕。因爲失戀他把痛恨的矛頭指向了他父母,因爲從下到大的一切事情都是在他父母的嚴格要求下生活的,使他形成了這種性格——就是現在人們說的“巨嬰”,而殺害了他的父母被判了死刑。 我讀到這篇文章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裏時時跳出死囚李兵談戀愛的片斷,不得不放下正在寫著《富貴夢》,寫點關于他們“愛情”的文章。 李兵不善言辭不會談戀愛,所以對方不屑一顧——不接受他的愛。 失戀的痛苦對任何一個正常的人來說都是難受的,都有可能失去理智。作爲一個“巨嬰”的李兵而失去理智就非常正常了,他失戀了也失常了,他認爲他不會談戀愛是他父母專制的結果,所以在所不惜的殺害了他們,而且絲毫不感到負疚。 一個失戀者,沒有在對方找原因,反而責怪自己沒有達到對方的要求,這是一個利他主義者。李兵找到了原因並且鏟除了後患,可見他對她的愛是何等瘋狂阿! 然而,你是否知道李兵爲什麽會産生這樣的愛呢?是因爲他有一種崇高的,專一的戀愛觀。 李兵從心靈深處發出愛,用實際行動表示的愛,與那些油嘴滑舌口是心非的“甜言蜜語”的“愛情”騙子是一個鮮明的對比。 然而,李兵這樣不惜一切的愛卻沒有得到她的理解和接受,這使他痛苦萬分,他在九泉之下該是多麽的絕望啊?! 她为什么没有理解他的爱呢?这只能说明她的认知没有达到他的高度(他们不在一个维度上),所以不能了解他的表达方式,不知道他的卑微是因为他把她看的太伟岸了。他无比炽热的情感却遇到了冷若冰霜的面孔 ,使他“变态”(在这里我认为比失态更准确)。 因爲她不知道他對她的愛是“蓄謀已久”和全面考量過的,她不知道他在她面前的熊樣不是真實的他。 看到李兵失戀的故事,我想到了恩格斯,恩格斯因爲失戀而絕望。但是由于恩格斯看到了美麗的大自然,使他忍著“最高尚和最崇高的痛苦——愛情痛苦”(恩格斯語)從絕望中走了出來。正是因爲這次痛苦,使恩格斯想到了改變那些不理解他的“蠢驢”們,從此開始了改造社會的創作,寫出大量的革命著作,最後成了偉大的天才。假如李兵也能忍著這種崇高的痛苦活著,就是未來的聖人(現在炒的很熱一個詞就是“聖人”或“阿紫”,據高維傳訊阿紫有十個備選者,也許李兵就是其中一個,最後只留下了一個真紫)。 李兵的父母成了他“仇敵”的替死鬼,死的冤枉。然而,李兵死的更冤枉,更悲慘,更痛苦。他死在槍口前,倒在血泊中。他倒下了,連同“殺人犯”的標簽一起倒下了。倒下的時候他很欣慰,因爲他證明了自己不是懦夫。倒下的時候深怕傷害到她沒有喊出埋在心裏的口號和殺人動機,卻忍著弑殺父母的痛苦說,他們罪該萬死。寫到這裏我鼻子發酸,情不自禁的痛哭起來。 我以爲痛哭能哭走一些痛苦和悲傷,不料這時又一次出現了李兵對她示愛的片斷和最後的祝願。然而,他這樣不惜一切的愛換來的結果竟然是——絕望、痛苦、和死亡。 嗚呼!我說不出話來…… 此時,我默默地踏著李兵血迹在追蹤,追蹤著他的死因,他好像死在“無知”上,不,他是死在覺醒上,因爲他知道了他不是自己而是專制父母的傀儡。因爲他想證明自己不是傀儡,不是她眼中的懦夫,決定走極端——做出一個駭世驚聞的壯舉來證明自己真實身份。因此李兵成了死囚被槍斃了,他死時,她說:“他太傻了!”? |